創業加盟是一個充滿挑戰與機會的旅程,而選對項目則成為成功的關鍵。在這個嚴峻的市場中,選擇踏輕鍋物作為您的創業加盟夥伴,無疑是您最明智的決定。以下是您在創業加盟踏輕鍋物時需要認真考慮的幾個重要方面。
讓踏輕鍋物陪您過暖冬,菜市場經營新機會!
踏輕鍋物作為一家新興的火鍋連鎖品牌,已經迅速成為市場的寵兒。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火鍋市場的需求大幅增加。選擇創業加盟踏輕鍋物,讓您抓住這個絕佳的經營機會。
市場潛力無限,需求穩定增長
在冷風凜冽的冬季,火鍋毫無疑問地成為了人們聚會和社交的首選,美味的湯底和豐富的食材是火鍋的魅力所在。根據多項市場調查資料顯示,火鍋市場的成長率每年都保持在雙位數,顯示出巨大的潛力。踏輕鍋物以其高品質的食材供應和精心熬製的獨特湯底,迅速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選擇加盟踏輕鍋物,您將能夠在這個穩定且持續增長的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並在短期內看到回報。
不僅如此,火鍋市場的穩定需求意味著加盟者可以享有長期穩定的收益,進一步確保了經營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冬季的火鍋市場需求大,冷冷的天氣讓人們更願意走進火鍋店享受美食和溫暖,這無疑是一個極佳的創業時機。加盟踏輕鍋物,您將受益於市場急劇增長的需求,實現快速盈利。
品牌認知度高,客流穩定
踏輕鍋物已經在市場上建立了顯著的知名度,並且擁有穩定且忠誠的顧客群體,這為創業加盟者提供了巨大的優勢。在現如今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品牌認知度和穩定的客流無疑是成功的關鍵。
踏輕鍋物通過其獨特的品牌形象及優質的產品服務,迅速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了良好的口碑。選擇加盟踏輕鍋物,您可以借助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迅速吸引本地消費者,從而快速打開市場。這意味著,不僅開店初期顧客源源不斷,經營期間也能保持穩定的客流量,有效提升市場占有率和營業額。透過這樣的市場優勢,創業加盟者可以在短期內實現盈利,並在長期內穩定發展。踏輕鍋物品牌強大的吸引力和品牌效益,讓您的創業更具競爭力,更容易在激烈市場中脫穎而出,走向成功。
脆皮豬系列強勢登場,吸引市場客群
脆皮豬系列以其美味獨特的風味迅速吸引了大量市場客群。它不僅僅是美味享受,更代表了一種消費趨勢和市場機遇。作為創業者,利用脆皮豬系列的魅力,您能吸引更多顧客,分享到這塊龐大的市場蛋糕。
產品特色及市場競爭力
在創業加盟過程中,產品的特色及市場競爭力是決定您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脆皮豬系列擁有多樣化的產品線,包括脆皮豬肉、香辣豬蹄、經典烤豬等,滿足消費者不同口味需求。此外,該系列產品的原材料經過嚴格挑選,確保優質、衛生和美味,這些特點讓脆皮豬系列在市場中脫穎而出,贏得消費者青睞。因此,選擇脆皮豬系列創業加盟,無疑能提升您的競爭優勢。
消費者喜好分析
在進入創業加盟市場之前,了解消費者的喜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根據市場調查,脆皮豬系列在18-45歲間的消費者中擁有廣泛的受眾群體,這意味著它的受歡迎程度跨越了多個年齡層。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家庭聚會,脆皮豬系列都能成為理想的選擇。這種廣泛的市場接受度為創業加盟提供了堅實的消費基礎,讓加盟商有信心面對市場挑戰。
成功案例及市場反饋
成功案例及市場反饋是分析一個創業加盟項目是否值得投資的重要指標。在推出脆皮豬系列後,已有多位加盟商取得顯著成效。某加盟商在短短三個月內,營業額翻倍,顧客的好評不斷湧來,這些優異成績源於產品的市場適應性和消費者的高度滿意度。這些成功案例展示了脆皮豬系列在市場上的潛力和可持續發展性,為每一位潛在加盟商打開成功之門。
加盟踏輕脆皮豬賦能冷凍鍋物商品
脆皮豬系列的成功並非偶然,了解這一系列產品的市場定位和經營模式尤為關鍵。在加盟踏輕後,您亦可以成為菜市場中的鍋物專家,通過獨特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為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用餐體驗,從而獲得穩定的盈利。
品牌背書與市場信賴
作為創業加盟者,品牌背書和市場信賴是您必須考量的重點。踏輕的脆皮豬系列在市場上已經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獲得大量消費者的信賴與認同。這種品牌背書將成為您創業加盟過程中的重要資產,使您在開啟加盟之路時更具優勢。品牌的美譽度和市場信賴可以有效地降低創業風險,提升您的競爭力與市場佔有率。
經營模式及支持
成功的創業加盟除了產品本身具有競爭力,還需要完善的經營模式和強有力的支持。踏輕提供全方位的加盟支持,從店鋪選址、裝修設計到日常經營管理,均有專業團隊進行指導。特別是在脆皮豬系列的供應鏈管理和餐品製作工藝方面,踏輕已有一套完善的系統,為加盟商提供堅實的後盾。這種完善的經營模式和支持體系,能確保每位加盟商穩定、持續發展,順利走上成功之路。
培訓體系與業務提升
創業加盟不僅僅是是一個投資行為,更是個人成長與業務提升的過程。踏輕提供專業的培訓體系,從基本運營到高端管理,包含產品製作、銷售技巧和顧客服務等多方面的培訓課程。這些培訓不僅能提高加盟商的業務水平,也能提升員工的專業素質,使店鋪的運營更高效、更專業。系統性的培訓體系和不斷提升的業務能力,將成為您實現商業成功的重要保障。
限時招募,短短10天額滿,快來加入踏輕
脆皮豬系列的成功讓踏輕成為市場上的熱門投資項目。限時10天的招募活動吸引了大量創業者的關注和參與。作為潛在加盟者,您務必抓住這一難得機會,迅速行動,踏上成功的創業之路。
市場競爭與稀缺機會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稀缺機會往往決定創業的成敗。踏輕的限時招募活動正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短短10天的額滿期限彰顯了其市場熱度和稀缺性。對於每一位創業加盟者,抓住這個機會不僅能快速進入市場,更能利用踏輕已經建立的品牌效應迅速獲利。因此,務必在這段有限的時間內,果斷決策,迅速行動,將這一機會變成您成功的起點。
申請流程與注意事項
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通過申請流程是一門學問。踏輕的招商過程簡單高效,但也需要潛在加盟商嚴格遵守每一步驟。首先,通過官方渠道提交加盟申請,提供必要的個人及財務信息;其次,參加加盟說明會,了解詳細的加盟條款和經營模式;最後,在獲得審核通過後,簽訂加盟合同,正式成為踏輕的合作夥伴。在這個過程中,務必注意每一細節,確保資料準確無誤,以避免不必要的延誤。
加盟成功後的初期運營
在成功加盟踏輕脆皮豬系列後,初期運營將影響您的長遠發展。首先,需要迅速建立經營場地,依照品牌統一規範進行裝修佈置;其次,確保經營資源如食材、設備等供應到位,並進行開業前的試營運,以熟悉各項流程。踏輕提供的全方位支持將在這一階段顯得尤為重要,包括市場推廣、營業指導和客戶服務等。這些措施將幫助您迅速進入正軌,打造出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消費者口碑,為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脆皮豬系列商品
脆皮豬是踏輕鍋物的強勢商品,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口感在市場上脫穎而出。這款鍋物選用優質的豬肉,經過特殊的烹調工藝,使外皮酥脆、肉質嫩滑。脆皮豬的製作過程非常講究,首先將豬肉進行腌製,讓調料充分滲透進肉質中,然後經過高溫烘烤,使得外皮變得金黃酥脆。最後,將豬肉切成小塊,放入熱騰騰的鍋底中燉煮,肉質保持鮮嫩多汁,入口即化。
脆皮豬的湯底選用多種天然香料和中藥材熬製而成,香氣濃郁,營養豐富。不僅可以提升湯底的口感,還具有一定的滋補作用。這款鍋物不僅適合冬季食用,為消費者帶來溫暖和滿足,同樣適合四季食用,成為家庭聚餐、朋友聚會的首選。脆皮豬的獨特風味和健康營養特點,使其深受消費者喜愛,成為踏輕鍋物的明星產品。
加盟優勢
1. **強勢產品支持**
脆皮豬作為踏輕鍋物的明星產品,具有高市場認知度和消費者忠誠度。加盟商可以借助脆皮豬的品牌效應,迅速打開市場,提高店鋪的知名度和客流量。
2. **完善的培訓和技術支持**
踏輕為加盟商提供全方位的培訓,包括脆皮豬的製作工藝、經營管理、客戶服務等。確保每一位加盟商都能夠順利開店並成功運營。
3. **市場定位明確**
踏輕鍋物針對菜市場這一特定消費群體,打造接地氣的品牌形象。脆皮豬的獨特風味和高性價比特點,能夠迅速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形成穩定的客源。
4. **品牌支持與市場推廣**
踏輕鍋物擁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推廣能力,加盟商可以借助品牌的廣告宣傳和市場推廣活動,提升店鋪的知名度和銷售業績。
可賦能銷售的踏輕鍋物優質商品
胡椒鴨系列商品
當你加入了踏輕脆皮豬行列後,將能同時賦能銷售冷凍鍋物商品
#胡椒鴨
胡椒鴨是一款以胡椒為主要調味的鍋物,擁有濃郁的辛香味。胡椒的香氣融入鴨肉中,每一口都能感受到胡椒的刺激與鴨肉的鮮嫩。這款鍋物特別適合那些喜歡辛辣口感的食客,能夠在寒冷的冬季給予溫暖和滿足。胡椒鴨的調理過程簡單,容易上手,適合加盟商快速學習並推廣。
#薑母鴨
薑母鴨是經典的滋補鍋物,以薑母為主要材料,搭配多種中藥材熬煮。這款鍋物有助於驅寒保暖,特別適合冬季食用,深受中老年人和注重健康養生的消費者喜愛。薑母鴨的獨特風味來自於長時間的熬煮,使得鴨肉吸收了薑母的辛辣和中藥的香氣,口感細膩,營養豐富。
#麻辣鴨
麻辣鴨是一款以麻辣為特色的鍋物,融合了川菜的精髓。這款鍋物以花椒和辣椒為主要調味料,搭配多種香料,製作出具有麻辣鮮香的口感。麻辣鴨不僅能夠激發食客的味蕾,還具有開胃的效果,特別適合喜歡重口味和刺激性食物的年輕消費者。麻辣鴨的製作工藝成熟,操作簡便,易於標準化,適合大規模推廣。
#洋蔥鴨
洋蔥鴨是一款以洋蔥為主要配料的鍋物,洋蔥的甜味與鴨肉的鮮美相結合,形成獨特的口感。這款鍋物的特色在於洋蔥在烹煮過程中釋放的天然甜味,與鴨肉的鮮嫩互相輝映,使得湯底香濃味美。洋蔥鴨適合各個年齡段的消費者,特別是那些喜歡甜美口感的顧客。
加盟優勢
1. **多元產品線**:踏輕鍋物提供四大經典品項,滿足不同口味偏好的消費者需求。從辛辣的胡椒鴨到滋補的薑母鴨,再到刺激味蕾的麻辣鴨和甜美的洋蔥鴨,每一款都擁有其獨特的風味和市場定位。
2. **季節性需求抓住商機**:冬季是鍋物消費的高峰期,加盟踏輕鍋物能夠充分利用這一季節性需求,快速打開市場,實現銷售增長。
3. **市場定位明確**:踏輕鍋物針對菜市場這一特定消費群體,打造接地氣的品牌形象。這一策略不僅提升了品牌的親和力,還能夠快速建立忠實的顧客群。
加盟踏輕官方LINE:https://line.me/R/ti/p/%40056wneek
臉書詢問:https://www.facebook.com/p/踏輕Touchin加盟總部-61555619746290/
踏輕脆皮豬加盟VS養鍋加盟金
踏輕脆皮豬,憑藉其獨特的美味和精湛的烹飪技藝,已在餐飲市場中迅速崛起,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美食新寵。其豐富的口感、多樣的菜品選擇,以及卓越的品牌形象,吸引了眾多美食愛好者和創業者的青睞。如今,踏輕脆皮豬誠邀有志之士加盟,共同開拓這一無限潛力的市場。踏輕脆皮豬加盟VS芭樂加盟
加盟踏輕脆皮豬,不僅是加入了一個快速成長的餐飲品牌,更是一個穩定且可持續發展的創業機會。踏輕脆皮豬為每一位加盟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從店面選址、裝修設計,到產品培訓、營銷策劃,無一不周到細緻。我們深知,成功的關鍵在於品牌的強大後盾和專業的指導,因此,踏輕脆皮豬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致力於幫助加盟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踏輕脆皮豬加盟VS巨林美而美加盟
此外,踏輕脆皮豬所採用的中央廚房配送模式,確保了所有門店產品的一致性與高品質。這不僅減輕了加盟商的壓力,也大大提高了經營效率。我們的創新產品和營銷策略,能夠迅速吸引顧客目光,並形成穩定的消費群體,為您的店鋪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踏輕脆皮豬加盟VS50嵐加盟金ptt
現在正是加盟踏輕脆皮豬的最佳時機。我們的品牌知名度正在穩步提升,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加盟商的成功案例不勝枚舉。選擇踏輕脆皮豬,就是選擇了一條穩定致富的創業之路。我們期待與您攜手,共同打造一個屬於您的美食帝國。踏輕脆皮豬加盟VS紅茶店加盟
立即聯繫我們,了解更多加盟詳情,踏輕脆皮豬期待與您一起創造輝煌的未來!踏輕脆皮豬加盟VS加盟手冊
我的故鄉下柴市,位于藕池河東岸,距縣城三十公里。 站在藕池河的防洪堤上,極目遠眺:河渠縱橫,湖塘密布,一條抗旱溝從村莊中間穿過,彈著琴奔向遠方。 風和日麗的春天,萬物復蘇,快樂的小燕子唱著春天的故事,從南方飛回來了;美麗的油菜花灑下一片金黃,還有梨花、桃花以及數不清叫不出名的野花,開滿了村前屋后,整個村莊簇擁在綠茵花海中,讓村莊上空迷漫著濃郁的花香。 成群的蝴蝶和蜜蜂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偶爾飛過來的蜻蜓,在村莊上空歡快地翻飛和戲耍;鵝黃的柳樹舒展開柔軟的枝條,讓樹林里的小鳥越聚越多;藕池河也漸漸歡騰起來,少許有些渾濁的河水微波蕩漾,成群的魚蝦隨著春水從藕池河游向小溪,沖進農田,給剛從冬眠中蘇醒過來的湘北大地帶來勃勃生機。 潮濕的日子,霧從藕池河里漫上來,把金色的田野、遠處的村莊無限柔情地籠罩起來,將村子妝點得分外妖嬈。 夜幕降臨,月亮剛探出頭來,昆蟲們便在鄉村的各個角落叫開了,它們與青蛙的歡叫匯成一支歡快的交響曲;螢火蟲在房前屋后飛舞巡邏,閃爍著點點瑩光。黃鱔偷偷地從巢穴中溜出來覓食,兒時的我,趁著夜色,帶著馬燈和魚簍,沿著田埂尋找黃鱔的行程,力圖將它們盡收簍里,如果運氣好,一個晚上就能俘獲一、二十斤黃鱔。第二天,它們便成了我們家盤中的佳肴。 烈日下的夏天,微風伴著蟬鳴蕩漾在村子上空,藕池河的水位迅速竄起來,河水夾帶著大量魚蝦從長江上游奔騰而來。正午氣溫升高時,烏龜們成群結隊地爬上岸來曬太陽,如果被人發現,它們咕嚕嚕滾下坡落入水里,一會兒就不見它們的蹤影。孩子們帶著漁具,跳進冰涼的河水里捉魚撈蝦,不用一頓飯的功夫,成桶成桶的魚蝦便被抬上河岸。 河邊長滿了不知名的小草,那是我們放牛的天然牧場,隨便找一塊石頭或灌木把牛拴好,牛便以它為圓心慢悠悠地啃噬著腳下的嫩草,牛兒的舌頭一卷一卷的,能貼著地皮將草芽吃得干干凈凈,像用鐮刀切割的一樣齊整。我們在河邊坐著、蹦著或跳下河嘻戲玩耍。累了,躺在軟軟的綠草上,看大雁飛翔,或陶醉在小鳥唧唧喳喳地歡歌笑語中,直到母親扯開嗓子喊著我們的乳名,我們才會結束與藍天白云的神交。 中午驕陽似火,巨大的樹蔭下,大人們在竹椅上閉著眼睛打瞌睡,或者一席在地,席子上幾個人或坐或躺。稻田里的水慢慢的被太陽燒得發燙,泥鰍們成堆成堆地匯聚到田埂上來納涼,讓它們很快就成了農家盤中極美味的珍饈佳肴。 有時候,我們幾個小伙伴,相約奔向村尾的荷塘。荷塘延綿數百米,塘里的荷葉密密麻麻,迅速飛行的蜻蜓翩翩起舞于荷葉間,銀色的小魚在集結地盤旋,不時有可愛的小魚躍出水面,貪婪地吸允著新鮮的空氣……我們光著身子,下水去摘蓮蓬,采蓮藕。 夏天的夜晚是悶熱的。晚飯后,人們從堤上堤下帶著竹席或木凳不請自來,防洪堤便成了農家閑聚乘涼的好地方,人們或坐或躺,談傳聞、講故事、話雞鴨狗貓,有人拿出塵封已久的二胡,彈奏起“劉海砍樵”、“補鍋”之類的花鼓調,抑或展開五音不全的歌喉,唱響“小劉海在茅棚別了娘親……”喜歡安靜的則躺在涼席上,靜聽濤聲,任河風吹佛,任歌聲飛揚。偶爾一艘輪船載著燈火從遠處飄來,在靜謐的藕池河中,顯得格外地耀眼璀璨。 秋天,南飛的大雁,細影漸遠。稻子成熟了,秋風徐徐吹過,稻子翻起層層波浪,田野頓成金色的海洋。如果幸運的話在稻田里還能看到趕過來湊熱鬧的白鷺和野雞呢! 冬天,霧在田野上升騰,彌漫出瑟瑟寒意,霧纏繞著大地,包圍著村莊。村子里多出了一絲少有的寂靜,這時的村莊又是一遍清閑的景象。走家串巷成了村民們每天茶余飯后都要做的事情。男人們去到田間小道上,兩人見面一個笑,近前一步聊著天,你笑我笑;女人到塘邊洗菜洗衣,你道我說扯上一段閑情,你逗我樂;小伙伴們三五成群互相追逐嬉戲,滑雪、滑冰,直到玩得手發脹,腳發麻,臉蛋通紅才罷休。 父老鄉親熱情好客,誰家來了客人,鄰居們都會過來問候、寒暄,天南地北,賓至如歸。他們用幫你干活來表達真誠的感情,用自己的辛苦換來的煙酒招待鄰居,盡顯農家的淳樸善良。東家辦喜事,不用麻煩下請柬,家家送禮祝賀全村同喜,其樂融融;西家老了人,戶戶放炮竹致哀一路送行,個個哀嘆。哪家不幸生個災落個難,不用家家磨嘴皮鼓動,全村人人盡力送錢送物相助…… >>>更多美文:散文隨筆
父親的老玉米 文/河南巖石青松 霜降過后,天空格外高而藍, 云很淡,空氣濕漉漉的。駝背的老父親,踏著山間落滿黃葉的小路,去巡視自己村后種的五畝多老玉米。他的腳底下,發出“沙沙”落葉有節奏的聲響,在空曠的山林里回蕩。 父親來到老玉米地邊,用粗燥的手,時而親切撫摸這棵老玉米,時而親切地撫摸那棵老玉米,頷首微笑,然后滿意地坐在地頭聳立的一處小土坡上。父親居高臨下,極目遠眺,遠山靜立,自己親手耕種的老玉米,在眼底下挺拔林立、整整齊齊地延展到山邊。雖已是暮秋時節,家家戶戶的玉米早已收獲完畢,而倔強的老父親,唯獨與村里人不同,他種的老玉米,還孤零零地站立在晚秋的田野里。村里人都知道,父親種的老玉米要等到立冬時才肯收獲呢。這時,老玉米葉子已變的干黃,枯萎了,老玉米穗外面的苞皮,在秋風中變得枯黃低垂,露出上半截豐腴碩大的老玉米穗子,閃耀著金黃,在午后暖黃的陽光照耀下,把父親布滿皺紋的臉龐也映得金黃,也把整個秋天醉染得一片金黃,這可愛的金黃色,在等著父親去收割。父親滿懷喜悅,擦亮火柴,點燃老旱煙鍋子,“吧嗒”地猛吸一口,頓時,山間田野的芬芳、金色野菊花的芬芳,連同老玉米的絲絲芬芳,揉合著煙草的香味,從父親的唇邊飄向寧靜的曠野,彌漫整個晚秋。 父親是個勤勞憨厚的農民,血脈里依舊傳承著祖輩留下來的農耕思想。將僅七十多歲的他了,依舊眷戀和向往著他鄉下的土地和老玉米。當我們兄妹們長大后,紛紛在城里安了家,就一心想著把年邁的他,接到城里好安享晚年。但他每次來城里,就心急火燎,叫嚷著要我們把他送回鄉下的家。他回家后,手腳就直癢癢,忙著去侍弄他的老玉米地了。春播,夏管,秋收,每個環節,他一點也不馬虎。田間地頭,常看見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碌的身影,于是一些新鮮的時令蔬菜、金黃的老玉米糝子、清香的葵花籽油,就陸續走進我們兄妹們的餐桌上。正如他常對我們念叨說,城里的蔬菜、米面油等食品,配有色素、用的是生長劑, 有些還是轉基因食品,真叫人不放心。 父親種的老玉米與眾不同。他堅持傳統方式耕作,追求優質高產。 谷雨過后,當路邊的山核桃綻放一串串淡黃色的小花的時候,父親開始播種老玉米了。當煦暖的陽光照在父親的駝背上,暖暖的,父親開始對對老玉米地精耕細作,深翻,整理均勻,連一快土坷垃也不放過。他先優選種子,選用自己培育好的老玉米種子;其次,施足農家肥,不施化肥。尤其在夏季玉米苗生長期間,他精心管理,不噴灑農藥,不打除草劑,認真鋤三遍地,他鋤地的要領是:一遍要深,二遍要淺,第三遍玉米苗的根部要堆成小土堆,這樣能抵御風雨的襲擊,預防玉米苗倒伏,并能更充足地吸收養分。到了秋天,當村里人忙著收割玉米時,而父親種的老玉米一點也不著急收獲,他巧妙地利用山村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白天光照時間長的地理優勢,讓秋風吹,秋陽照,父親稱為老玉米“嗮秋”。一直讓秋陽光照到入冬前,才開始收獲他的老玉米。 父親的種老玉米品質好,玉米粒色澤金黃油亮,口感好,賣出的價格,往往要比鄉親們種的普通玉米,價格要高出一倍多。后來,父親將自己種的老玉米,用石磨子加工成金黃色的老玉米面和玉米糝子,價格不菲,很受城里人的歡迎。再后來,父親帶領鄉親們一起種植高山老玉米,成立了老玉米合作社,并與城里的超市簽訂了合同。于是,父親的“高山綠色老玉米”品牌,成了家鄉小城里的一張名片。 一陣秋風“颯颯”作響, 挺拔的老玉米林也隨風起舞,“嘩嘩”作響。父親站起身來,在風中佇立在老玉米地頭,他猶如一位滄桑的老將軍,在檢閱自己的整裝待發的隊伍,他慈祥的眸子里,閃爍著豐收的光芒。 該收獲老玉米了,父親自言自語地說。 一棵玉米 文/老修 記憶中的大淌老家,曾是玉米的王國。而今,玉米正與我漸行漸遠。 早晨,雨絲細密,雨聲淅瀝。佇立大淌農家小樓的窗前,極目遠望,群山云霧繚繞,煙雨迷蒙。大淌的土地上,各種蔬菜或攜手并肩,和睦相處;或耳鬢廝磨,如膠似漆。前些年,高山蔬菜像一支迅速壯大的新生隊伍,迅速占領了大淌里的絕大部分土地。一年四季,家家戶戶,一片連一片,一茬接一茬,你追我趕,前赴后繼,玉米種植越來越少。時值仲夏,氣候溫熱濕潤,正是玉米生長的鼎盛時期。零星的玉米穿插在蔬菜之間,留守著屬于自己的方寸領地。玉米,這個曾經的主角,徹底被邊緣化了。 一個人相對于一段時間、一個地點、一件事物,都只是過客。經過即是離開,離開即是疏遠。我之于童年、之于大淌、之于玉米,莫不如是。大淌的玉米將我喂養大,我的血液里流淌著玉米的汁液。曾經一度,我就是生長在大淌土地上的一棵玉米。一經過去,一旦離開,一步走遠,步步疏離,回歸成為一廂情愿的徒勞。時間與距離將我與大淌里的一切慢慢阻隔,衰老與變化將現在與過去生生割裂。潛意識里,我一直在靜心等待四十年前大淌玉米海洋中的某一棵玉米,期盼著某一時刻與它的不期而遇。如同等待一個久違的親人,等待一次久別的重逢,復活一個完整的童年,演繹一份完美的親情。那一棵玉米一直頑強地生長在我的記憶深處,桿壯葉茂,風姿卓然,長青不老。今日的雨中,我仿佛看到童年的自己和一棵英姿勃發的玉米緩步向我走來。 大淌位于馬畈南部,馬畈是磨子尖北部山腳下的一個小盆地。一說盆地狀如駿馬,故稱馬畈。一說王莽大軍曾在此畈放馬,故而得名。兩說相競,無從考證。馬畈北部叫上畈,南部叫中畈。大淌是中畈南部的一條山淌,顧名思義,也是中畈周邊最大的山淌。馬畈分屬兩個行政村,在歷史上是舉縣聞名的缺糧地區,一年要缺大半年糧。中畈分屬周圍六個生產隊,僅有畈上那一片有限的水田。馬畈屬于高寒山區,那個年代,水稻品種老化,耕作方法落后,產量極低。馬畈大部分水田屬于冷浸田,低溫寒冷,青封災害頻發,水稻經常顆粒無收。大淌背南向北,高山遮擋,山崗相夾,光照時間短。大淌水源出自山泉,水性寒涼,不適合種植水稻。大淌里的旱地,只能用來興種米麥和玉米。米麥是一種粗糧,雖然稍微耐寒,但還是難以熬過馬畈的嚴冬酷寒,夏糧收獲寥寥無幾。大淌人的全部希望只有寄托于麥收以后播種的玉米。可以說,玉米是我家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 生存,還是死亡?是糧食的問題。我喜歡一篇小說的題目,叫做《狗日的糧食》,道出了我埋藏了幾十年的心聲。小時候,在大淌老屋里,為了活命,我吃過一切勉強能夠作為糧食的東西。尤其是那些與豬共享的食材,長相光鮮,口感粗糲,缺油少鹽,味道苦澀,殘酷地磨礪著我的味蕾和胃口,一點一點挫去我生活的信心。河東河西,世事難料,有些東西在許多年后居然成了城里人爭相追捧的養生良品、美味珍肴。我至今不能理解,怎么會有人舍得花大把銀子去酒店、餐館吃那些我幼年時期難以下咽的東西。用我的話說:“把送我,我都不吃!”稻谷稀少,米飯是真正的稀物,一年到頭難得見到幾次。大年晚上,大約可以盡情饕餮一餐透米飯。透米飯就是不摻和其他瓜菜雜糧的純米飯,那米飯夢幻一般香甜,不要菜都能吃上幾大碗,那是何等的享受。相比之下,平日里,玉米的地位至高無上。 家鄉土話稱玉米為玉榴,玉米粒叫玉榴子,其原因大概是因為玉米粒的形狀像石榴子。認識石榴以后,我才發現這一名稱十分形象、傳神。十歲前后,上學之余,除了砍柴、推磨之外,我開始跟在大人們后邊學做農活,主要任務是侍弄玉榴。挖地時撿石頭,種玉榴時把子。鋤玉榴草,澆玉榴,委玉榴。敲破盆、趕鳥雀、嚇獾子。直到掰玉榴,剝玉榴,收曬玉榴,磨玉榴粉。一年到頭,幾乎都要圍著玉榴轉。夏秋之交,玉榴灌苞,日漸成熟。一只只飽滿的玉榴,像驕傲的乳房,富有成熟女性的風韻,美麗誘人,讓一個十來歲的男孩產生無限的遐想。這時,如果舍得下手,掰下一根青苞玉榴,燒飯時放進鍋洞的柴火里一燒,待苞殼燒去,文火微烤,外焦里嫩,趁熱來吃,香甜軟糯,原汁原味,味美難當。大淌老屋里的燒玉榴勝過山珍海味,暖人肺腑,回味無窮。何況我根本不知道山珍海味所謂何物,所食何味。米飯都難露尊容,燒玉榴自然獨占鰲頭。 大淌的玉米地是一九六九年山洪暴發后在泥石流沖積帶上開墾出來的,土地里的石頭無窮無盡。我家自留地緊鄰大淌河溝,處于泥石流沖積帶中心,石頭層出不窮。這些石頭十面埋伏,神出鬼沒,長期與玉米作對,危害玉米正常生長。銘記玉米的大恩大德,我永遠站在玉米一邊。石頭和玉米過不去,石頭就是我的宿敵。一有時間,我就到玉米地里清理石頭。那一片玉米地,不知清理了多少次,每一次都會有新的發現。石頭一次次挑戰著我的耐心、決心和體力,沒完沒了。任我怎么清理,鋤草的時候,還會有埋伏在土里的石頭冷不丁硌著鋤頭,稍不留意,便會給玉米帶來致命的傷害。幾年前,我的散文《斷裂》,記敘了一棵玉米苗意外死亡的經過。“那一棵玉米苗死了,死在一個十歲男孩的鋤頭下,這是一個意外。”這是文章開頭的一句話。十歲的我,因為親手殺死一棵玉米苗而如雷擊頂,誠惶誠恐,悔恨自責,哀憐惋惜,欲哭無淚。那棵玉米苗就是被隱藏根部土壤里的一個石頭彈起鋤口斬斷而死,死得干脆利落,不留牽掛。那一棵玉米苗向死而生,她死后,一直扎根于我的內心,蓬勃生長。而我對于石頭的怨恨,自茲而始。 大淌老屋的堂屋里,架著兩塊巨大的石頭,那是用來磨玉米的石磨。天陰雨下,早早晚晚,稍有空閑就要推磨。全家九口人吃飯,須得不停地磨。稍有松懈,便有斷頓的危險。每逢母親鏟出玉米,我便如臨大敵,愁眉苦臉,痛不欲生。人生悲哀莫如推磨,那是一種繁重而又枯燥的勞動,是簡單而又漫長的重復,是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折磨。為了盡量將玉米磨細,提高出粉率,母親下磨總是非常細心。幾粒幾粒下,一圈一圈推,周而復始,度日如年,磨無止境。難以忍受的時候,我就緊閉雙眼,手上推磨,腦子開溜,天馬行空,神游八極,忙里偷閑,苦中作樂。大淌土地上收獲的玉米,一顆一粒,必經石磨。這副石磨盤踞我的人生整整十八年,將我最美好的青蔥年華磨得和玉米粉一樣粉碎。石磨在磨出玉米粉的同時,也磨迂了自己,那是一種共同的犧牲。那時的我,老是怨恨石磨何以懷有如此虎狼之心,恃強凌弱,毫無善心,讓我難以解脫。老屋拆除后,這副萬惡的石磨終于下落不明,無影無蹤,不得善終。這正印證了那句俗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奇怪的是,石磨消失的時候,我的內心不僅沒有絲毫慶幸,反而增添了幾分不舍。因為此時,我已年近而立,石磨究竟是我的敵人,還是我的朋友,已經不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玉米的根須緊緊抓住大淌的土地,隨遇而安,身心合一,堅強不屈,樸實單純。玉米和石頭互相爭奪,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互相砥礪。一年一年,周而復始,永不厭倦。長期出沒于玉米地,與玉米相濡以沫,相依為命,我亦如同一棵玉米。我將玉米照進內心,常常自愧不如。我不能像玉米一樣,心甘情愿在大淌扎下根須。我的悲哀在于,身為一棵玉米,卻夢想飛翔。心欲飛翔,身體和影子永遠留在地上。我年幼稚笨的翅膀卻擺脫不了腳下泥土的沉重,仰望云天,空余嘆息。大淌里一棵夢想飛翔的玉米,一定是極端“唐吉坷德”的,甚至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因此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總是杳如云煙,荒唐可笑。每每端碗吃飯的時候,看著碗里黃燦燦、香噴噴的玉米飯食,我感激自己笨拙而又微薄的勞作,驛動的心就會稍許平靜。關于玉米的一切讓我明白,要想活下去,最終只有靠自己。只要活著就必須侍弄玉米,侍弄玉米就是為了活著。生命的本質似乎就在于不停地種玉米,這讓我不得不想起猴子掰玉米的情節。這一發現讓我常常對著玉米發笑,引發我對生活以及對生命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絞盡腦汁反復琢磨,我終于有了深刻的領悟。生活中,總有撿不完的石頭。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大的,小的。有形的,無形的。肉體的,精神的。歷史的,現實的。這些石頭時不時會絆倒我的腳步,硌痛我的人生。生存的過程,就是不停地撿石頭。撿了又有,有了再撿。循環往復,一如轉圈。或者說,生命的意義就是推磨,推磨就是轉圈。就像磨玉米,不停地轉圈。哪一天不轉圈了,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由此推之,人生如推磨,推磨即轉圈。人生就是轉圈,轉一個不大不小的圈。 四十年后的今天,陽光和雨水依舊轉著圈兒輪流眷顧著大淌里的生命。近幾年,大淌的變化太大,大得面目全非,大得令人措手不及。大淌里的玉米屈指可數,我擔心有一天終將消失,那一天遲早會到來。我不知道自己已經多少年缺少大淌玉米的滋養。嚴格地說,大淌里的玉米與我的切身關聯越來越少。我的圈子起自大淌,最后還要終于大淌,疏離玉米使我感到重心的嚴重偏離。大淌里,我找不到老屋,找不到石磨;很快將找不到玉米,最后可能也找不到自己。時過境遷,身心分離,過去成了一個幻影,似隱似現,似是而非,似有而無,似近而遠,似實而虛。越來越難得一見的玉米,是否還能繼續堅守?究竟還能堅守多久?人生路上,我的頻頻回首,能否留住玉米的腳步?遠離大淌,我只能在內心深處留一塊風調雨順的沃土,力圖讓一棵玉米青春永駐。 細雨漸歇,云開霧散。山川草木,眉清目秀。蔬菜地邊間種的幾棵早玉米挺著壯碩的苞棰,像幾個乳汁豐盈的母親等待嗷嗷待哺的孩子。盡管燒玉米的香甜頃刻浮現,但我還是將急切萌生的饞念狠狠地摁了回去。我不忍將眼前幾棵鮮活的玉米斬盡殺絕。我已拋棄勞作,絕無權利收獲。玉米是我的親人,她們急需傳宗接代,繁衍生息。 躑躅良久,心已抽空。轉身離去,思緒茫然。人將走遠,幾度回望。大淌是否還在原處?玉米是否仍然健在?難道,世事真的如煙,一切都只是經過,從不曾擁有? 如此,我依然渴望自己是大淌里幸存的一棵玉米。 一株玉米的花樣年華 文/雨蘭 初夏的陽光,明亮而溫暖。初夏的風,溫暖而柔和。 我家有玉米姑娘,初長成。 我不說離我太遠的,我就說這一棵,離我最近的這一棵,我鐘情的這一棵,我內心里默默寵愛的這一棵。我不說她的前生,也不說她的來世,我只從她的現在說起,向你說一說她的美,她的清澈,她的蓬勃朝氣,她的花樣年華。 看,她呀,這一棵青春期的玉米,她得天地靈氣,她吮吸日月精華,她散發著清新的氣息。她是不是特別喜歡夏日的清風?每一陣涼風吹來,她都盡情地舒展著自己。她可真是長袖善舞呵,碧綠色的衣袂飄飄,她是多么美!她在風里輕輕地吟著唱著,有少女的天真、無邪,更有女孩的嬌羞、嬌媚。 她蓬蓬勃勃,她活潑自在,“蔥蔥郁郁氣佳哉”,說的就是她了。當然,這是我輕輕說給她的。 她一點一點地長高,她一點一點地變得豐潤,她的身段越來越修長俊美,她站在那兒,真是玉立亭亭,風采熠熠。 她慢慢長出白皙、嬌嫩的小腳趾,一只又一只,多么精致,多么秀美。青色中透出白皙,微涼。青草綠色的長發不時拂過她小小的腳踝,讓她有一點點的癢,她微微地笑了,內心里有小小的暖,小小的甜,小小的醉。 她的身體是新鮮的、水嫩的、甜蜜的。她沐風而歌,她向月而舞,她安然自足,她輕靈婉然,她盡情地享受著屬于自己的好日子,陶醉于自己生命的美好時光。 經常,我也在猜想她。她是不是這樣告訴自己:生命的每一天都是美的,每一天都是新鮮的,都是唯一的,都是值得紀念的,你要珍重,你要熱愛,迎接每一天,以快樂的心情,以感恩的心情,以美好的心情。幸福是新鮮的,即使是給你的疼痛也是新鮮的。 她是不是這樣勉勵自己:你要歌唱,美麗地歌唱,恬靜地歌唱,即使是唱給一個人聽;你要傾聽,即使是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活著,就要心懷詩意,就要心懷光明,多么美好,多么有意思。 當然,她也懂得傾聽,她傾聽夏日的美妙風聲,傾聽野花打開小小的心扉的聲音,傾聽露珠從她長長的臂膊上滑落的聲音,傾聽蟲兒溫柔又嘹亮的鳴叫。這些聲音多么美好,她喜歡,她無比地喜歡,怎么聽也聽不厭倦。她說不出話來,就用臂膊的輕舞去說,就用身體的戰栗去說,一遍遍地說。 日子在慢慢延展。從夏天延展到秋天。 親愛的玉米姑娘,她已經褪去內心的青澀,開始變得安詳持重,變得隱忍堅定,她的腰身逐漸變得豐腴、粗壯,原來,她開始了默默的孕育。 是的,她就要成為幸福的小母親了。接下來,她一點一點地為能夠成為合格的小母親而做著種種準備。 她要默默地積蓄力量,積蓄養料,讓自己既要能承受日曬干旱,又要學會面對風狂雨驟。 她要把生命之根倔強地往下扎。她的那些白皙、嬌嫩的小腳趾開始變得粗壯、有力,每一只都緊緊地、牢固地抓住大地。然后,慢慢長成獨特的大腳板,那是茁壯有力的大腳板,那是玉米族徽的大腳板。 她圓圓的大腳板像錨,緊緊地錨住大地媽媽的胸膛。穩固住自己就是穩固住未來,就是穩固住永久,玉米家族的未來與永久。 她還是那么美,她當然還是那么美,這棵親愛的玉米,她只是由少女的柔美和秀美,長成少婦的強壯、粗獷之美。 只因為,她是母親,驕傲的母親,自豪的母親,勇敢的母親,有責任的母親。 她是母親,對孩子就有種本能的責任和護佑。 她是母親,她就要堅守著自己內心的信念,堅守著自己一生的使命。 風狂雨驟的日子,她要站得穩當、穩定,她要在風雨里立定精神,不左搖右擺,也不摧眉折腰。 她是大地媽媽驕傲的女兒,她要在廣闊的大地上繼續書寫著自己的美好華年…… 碎在玉米里的日子 文/漆寨芳 入冬以來,二姑一直在自家的庭院里脫玉米。庭院很寬敞,兩層的小樓坐西朝東,清晨的太陽一露臉,整個院落就暖融融的。 喝過早茶的二姑坐在一把小木靠背椅子上,兩側橫七豎八堆放著金燦燦的玉米棒,整個人似偎在金山里。那雙粗糙的手雖然瘦弱,抓起玉米棒時仍顯得那么有力。她將兩棒玉米互相磨搓著,搓到玉米粒有了松動后丟開一棒,拿起一根用鋼筋打制的不太尖利的錐子,順著棒上的玉米列隙,一列列用錐子刺下去,玉米粒就金豆豆似的嘩啦啦倒下一排,滴滴噠噠滾落在面前的柳編簸箕里。 棗紅大公雞領著頭,幾只麻花母雞咕咕咕的跟在后面,在二姑身前身后轉悠,它們并不喜歡玉米,一粒也不下肚,刨來刨去的專搗亂。小花貓就不一樣了,它抱著玉米棒翻來滾去,玩的很開心,那個調皮勁兒時不時的讓二姑露出笑臉。他就喜歡養雞呀貓的,見不得狗,狗太兇險,莊稼人的庭院里就是讓村鄰們來來往往的,狗兒守著庭院不讓人進門,她不喜歡。有雞兒貓兒在身邊,他就覺著有伴兒,踏實,她的日子就在這些小生靈的日子中快樂著,在永遠也干不完的農活家務活中實實在在的過著。 姑父沒的早,守著兒女們的二姑這幾年沒得守了,兒女們要出門討生計,孫兒們要上學,一年中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是有限的,她就守家,讓兒孫們想著自己家的溫暖。家中各房間里的鋪蓋被窩在立冬前她都該洗的洗干凈了,該換的換了新,上冬吃的面也磨了滿滿一面柜,年豬不算肥大,也能宰百十來斤肉,夠過年吃的,只等孩子們回來了宰殺。地里的莊稼就剩這玉米還沒有全裝進糧倉里,如果用機器脫粒,費不了兩天功夫,她覺著玉米進倉,就沒事兒干了,她要自己雙手搓,搓走這冬閑的日子。 庭院里很暖和,沒有一絲的風,就像陽春三月的日子,這是個暖冬。二姑的玉米不緊不慢地在手中散落著,就如三月三的會祭佛家數著念珠。臨近的慈云寺里她近幾年都去趕廟會的,寺院里的和尚和尼姑們坐在佛爺面前念經很好聽的,嘴里說著什么她從來沒有聽清楚過。她也跪在佛爺面前祈禱,為親人們祈福,祈求出門打工的兒子兒媳平平安安,空身子出門,滿載回家;祈求在城里開飯館的女兒女婿生意興隆,再生個大胖小子;祈求孫兒們快樂成長,把書念成功,能和村里牛四的兒子一樣在北京的大學里讀書。她也會從衣兜里掏出帶著自己體溫的錢放進功德箱,佛爺是用香煙供奉的,把香煙錢放進功德箱里,就如給佛爺上了一炷香,她的眼前就會幻化出自己點燃的那柱香。心香一瓣,飄散法界,從有形到無形,這時諸佛就聽到了她祈福的聲音,靈驗她的心聲。 撲棱棱一聲響,一群麻雀從院邊的杏樹上飛落到她的面前,啾啾啾叫著,瞅著她的玉米在乞食。吃就吃吧,嚷啥呢,把你們一群肚子填滿也用不了半碗玉米的,二姑在心里對雀兒們說。小花貓可不依,身子一縱發起威來,喉嚨里像塞了一團棉花,聲音粗洪,沖向了麻雀們。雀兒們隨機飛起,落在院墻上,跳著、叫著,有的還用尖尖的小嘴梳理起身上的羽毛來,似乎在故意調戲小花貓。看著吹胡子瞪眼的小花貓,二姑笑出了聲,笑聲就和玉米落在簸箕里的碎響混在一起。她對小花貓說,別那么霸道了,這數九寒天的,麻雀兒到哪里弄吃的去,我都同意讓它們吃去了,你就別管閑事了。狗抓耗子多管閑事,貓抓麻雀一定是只沒用的貓——抓不住老鼠的餓貓。小花貓好像聽懂了二姑的話,抱著玉米棒,幾個前滾翻,又自個兒玩去了。麻雀們試探著從墻頭落到院子里,邁著碎步向玉米逼近,叼起一粒,火速飛走。 圈里的豬娃吱吱嚀嚀嚷叫開了,二姑抬起頭,太陽已經走到她的頭頂了,豬娃在嚷午飯。她從小椅子上起身,腰麻酥酥的挺不直,便雙手杈在腰間慢慢地伸直腰板,自己在腰間砸了幾拳,抖落身上的玉米沫子。她看一眼腳邊的玉米堆,金燦燦地個小黃堆,把簸箕埋得看不見了。膝蓋酸兮兮的邁不動腿,她彎下腰揉了揉了膝蓋眼,向小二樓的樓梯底下走去,豬食就放在那里。一個塑料水桶,她把精飼料和粗飼料對好,提到水龍頭旁攪拌勻了,再提進豬圈。豬娃像能聽懂她的腳步聲,嗷嗷嗷嚎叫著,她對豬娃說,沒餓的那么厲害吧,我還都是早上喝茶吃了點呢。豬娃的嚎叫聲就變得柔和了,耷拉著的耳朵門扇似的扇動著,用嘴拱著她的褲腳,又生怕弄臟不著實拱,只那么象征性的嗅了嗅,算是親昵吧。 伺候完豬娃,二姑的肚子也就貓兒抓似的了,該給自己弄點吃的了。村子里響起了喇叭,是三輪車買菜的進了村,菜販子自己錄制的聲音,“白菜蘿卜西紅柿,洋蔥洋蒜鮮辣椒”,不緊不慢,勻速從一個手提式擴音喇叭里傳出,吵得二姑心里惶惶的。她提只竹籃出了院門,看看有啥自己愛吃的菜,買點兒再做飯。 安頓好了肚子,二姑繼續脫玉米。雞窩里有母雞呱蛋呱蛋的叫著,這是一天內第三次叫了,雞窩里至少也有三個雞蛋躺著了,她暫不去拾,到傍晚燒炕取柴的時候一起拾。她的雞蛋是攢給孫兒們拿學校吃的,外面市場上的雞蛋都是洋雞吃雞飼料下的,沒家里的土雞吃糧食下的蛋營養好。手中的玉米粒乒乒乓乓往下落,二姑的嘴角又掛上了笑,她想起了孫兒小胖上小學一、二年級時的事兒來,忍不住就笑。不知是誰哄小胖說,吃雞蛋考試會得零分的,老師在卷子上畫的零分就是兩根筷子夾一個雞蛋,念書的娃娃不能吃雞蛋。小胖信以為真,飯碗里一有雞蛋就全挑揀出來給了奶奶。 吱嘎一聲響,院門被劉嬸推開了。劉嬸是個閑人,一有空就來二姑家串門子,二姑所知道的村子里家長理短的事兒都是劉嬸帶給她的。劉嬸自己找個凳子坐在二姑對面,也拿起玉米棒棒搓了起來,邊搓邊說二姑是自找麻煩,不會享清閑,村里脫玉米的機器好幾臺,誰家的哼一聲都會來幫忙的,偏要這樣作賤自己,兩只手都搓成了粗砂紙,圖個啥呀。 搓磨日子吧。 沒意思,劉嬸鄙夷地說,啥活兒你趕緊干完,清清閑閑,熱炕暖火的過冬,總比你這樣子舒服。 這樣子踏實。日子就是個忙,忙了快活,閑著心慌。 劉嬸就轉了話題,說她兒子今天回來了,和二姑的兒子兒媳在一個地方干活。小胖爸媽再有十來天才能回來,原因是工地上還有些掃尾活兒沒干完,完了才能拿到工錢。聽到別人家的孩子回家了,二姑心里著實的慌亂。二姑說,兒子這幾天沒來電話,她不知道情況,已到三九天了,也該到回來的時候了。她起身抖掉身上的玉米沫子,從玉米堆里刨出簸箕,用簸箕把玉米往鐵皮糧倉里裝。鐵皮糧倉不大,圓柱形的,一個能裝三千斤糧食,這是近幾年人們為了防老鼠才發明的,遠遠看去就像蒸饅頭的大蒸籠。二姑的玉米已經裝滿了兩倉,這是第三個倉,估計搓完了院子里的玉米棒就能裝滿了,到兒子兒媳回來她就顆粒歸倉了。 太陽跌落在了村西的山凹里,二姑收拾脫去金色衣裳的玉米棒,一棒棒整整齊齊地碼在院邊的柴房里。玉米棒燒火順手,火力旺。清掃了院落,二姑抱柴火燒炕,順手拾了雞窩里的雞蛋,塞在小麥倉里,埋在小麥里的雞蛋一二個月不變質,不耗瓤。拾了雞蛋喂了雞娃豬娃,她長長地喘了口氣。 這是二姑一天中最消閑的時間,一邊做晚飯一邊看電視。她不愛看當代題材的電視劇,里面的年輕人說話穿衣她都覺著與過日子無關,她不懂,最愛看的是抗戰劇和秦腔。秦腔的胡琴一拉響,她就滿腦子的小麥和玉米,小麥拔節玉米吐穗的聲音似乎都能聽得見。還有那村前的小河流淌聲,村后山林的呼嘯聲都被胡琴拉動著,溫馨而甜美,她能閉著眼睛慢慢地享受。 二姑的飯很簡單,一鍋面或者是一碟菜一碗米飯。做好飯那是孩子們都回家了的事兒,她做的糟肉和肉丸子是村里出了名的,也能隨手炒幾個家常菜,但她一個人的時候總是對肚子湊合了事。 從過了六十歲生日那年起,二姑的瞌睡來得早了,晚上九點鐘一過就眼皮子打架,頭找枕頭了。晚上也做夢,只是早上醒來記不清楚是啥,很少做過有頭有尾的夢,就連夢見姑父也不是背影就是那雙要穿特大號鞋底做的布鞋子的腳,好多次在夢中她努力要看清楚姑父的臉,都沒得逞。 她是被鄰居家的農用三輪車叫醒的,鄰居明年要蓋新房,在趁著冬閑備料拉石頭,天一亮就動工了。昨晚睡覺前天是灰蒙蒙的,月亮像被遮天的薄紗罩著,不太光亮。早上起床,盡然飄起了雪花。二姑生著爐子,喝完早茶,這樣的天氣院子里是不能干活的,太冷。她把玉米棒弄到屋里,坐在暖烘烘的炕上搓起玉米來。 玉米粒珍珠似的滴滴答答往放在炕上的柳編簸箕里落著,小花貓躺在爐子旁邊打呼嚕,棗紅公雞咕咕咕領著麻花母雞在門口打轉轉,就是不敢跳進房門來,二姑的手邊專門給雞們放著一根細長細長的竹子,誰跳進門來誰就吃一竹子。是天冷的緣故吧,麻雀們叫的更歡了,豬圈里卻靜悄悄的。二姑搓著玉米,心里說,這一棒是兒子兒媳,下雪了,天冷了,你們要一粒不差地落進我的簸箕里;這一棒是女兒女婿,你兩口子也要一起落進簸箕里來;這一棒是小胖,你要把要學的全都收進你的簸箕里去。 你們都是我的玉米了,孩子們。二姑滄桑的臉上掛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微笑。 鄉村走來的玉米 文/陳樹慶 漫步在城市的街道上,突然傳來一股誘人的烤玉米香味,忍不住一路探尋,當我的目光觸到一處小吃攤時,三步并作兩步走到近前,只見烤箱上面放著一排嫩玉米,外焦里黃,散發出特有的香甜味,十分誘人。 玉米是北方最常見、最普通的農作物。鄉下人一般不會把玉米當成土特產,但在我心中,玉米的味道卻最令我記憶猶新。記得小時候,每到玉米成熟季節,我們孩子們難以控制焦急等待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往自家的玉米地里鉆。聽大人說,從玉米繡出紅纓開始二十一天后就可以吃了,記憶里水煮嫩玉米最好吃。玉米從玉米棵上掰下來拿回家中,剝去那包裹得緊緊的青青的葉片,掐去玉米頂端上斑斕的“紅纓”,便露出金黃鮮嫩的顆粒,明眸皓齒一般,把嫩乎乎的小玉米丟進煮飯的開水鍋里一起煮。不一會兒,嫩玉米就煮熟了,玉米的香味開始彌漫,我抑制住去掀鍋蓋的沖動,母親趕緊撈出來放進盛涼水的盆子里冷卻。吃嫩玉米不應叫吃,而應叫啃才對。煮熟的嫩玉米水靈靈的,熱氣氤氳,用雙手握住玉米的兩頭,用牙齒輕輕地啃食,一啃,那玉米顆粒會“蓬、蓬”地一聲一聲地綻裂開來,蘸得滿嘴都是,不僅連叫“好吃啊,真好吃!”齒頰留香,令人幾天都沉浸在美味里。 每當玉米成熟,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最大的樂趣是烤玉米,幾個小伙伴聚到一起,跑到地里把玉米撕開一點,用大拇指掐一掐玉米是老了還是嫩嫩?如果冒漿,則嫌嫩;如果表面沒硬,中間會冒漿,則烤著吃正好;如果掐不動也不冒漿,則老了。然后一溜煙似地跑到地頭拐角田埂的小土坎下,找上幾塊磚頭搭建成簡易的灶臺,白天鄉親們在田間除的雜草,歷經一天的太陽暴曬也漸漸變干了,在簡易的灶臺之下用這些干草點起小火,燒烤就這樣開始了。我們一層層剝去翠綠的玉米包皮,揪掉玉米須,最后只剩下薄薄的一層皮,透過細細的綠皮,隱隱能看到里面金黃的玉米粒,整齊地排列著。剝去青皮的玉米插上小棍,輕輕地把玉米架在簡易的燒烤灶臺上燒烤。不一會,伴著清脆的“噼噼啪啪”的脆響,玉米開始散發出清香,令人垂涎欲滴,烤熟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就吃,那真是世間絕無的佳肴美味。 眼下又到玉米成熟的季節,煮玉米、烤玉米是很多人喜愛的美食。現在,玉米早就走下了農家的餐桌,已從主糧變為副食,偶爾想吃,就去地里將鮮嫩的玉米掰幾穗,用自己的創造力調劑得美味些。鄉下的玉米也走出了農村,融入了城市,走進了城市的酒店、超市,在城市安家落戶,成為城市人的美食之一,經常會在城市街道邊見著烤玉米、煮玉米的。有時,會買上一兩個,解解饞,狼吞虎咽一番,但每次吃完后都會悵然若失,玉米香甜依舊,但卻總感覺少了幾分味道,只是覺得不如兒時曾經擁有的玉米味道。 每到玉米成熟的時候,家鄉那片綠油油的玉米地,那一穗穗飽滿香甜的玉米會出現在夢里,讓我明白,家鄉的玉米味道與眾不同,那份香甜的感覺,已烙印在我的味覺中。 玉米飄香 文/張小麗 夏秋之交,玉米扛著紅纓槍隆重登場,從鄉村到城市一路走得雄赳赳氣昂昂。 玉米的吃法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煮玉米。賣玉米的推著三輪車,車上放一個煤球爐子,爐子上是一鍋金燦燦的玉米棒子,冒著裊裊熱氣。饞不過買上一個,趁熱咬一口,滿嘴生香,直入肺腑。 現在比較流行的是烤玉米。把煮熟的玉米加入各種調料,在烤爐上翻轉幾圈,再刷上一層面醬。這種吃法五味雜陳,好吃是好吃,卻沒有了玉米那種天然的清香,似乎更受小孩子歡迎。 我對玉米的深厚感情從孩提時代開始。幼時跟隨父母收秋,偶爾幾個晚熟的玉米就是對我最大的獎賞。偏嫩的水煮才好吃,甜中透著玉米特有的清香;老的適合煮熟后用熱油加蔥蒜爆炒,做成“油豆”,鮮香可口,保證你吃一口就會愛上它;還可以把玉米帶包衣放進灶膛里,大火炙烤,到一定火候剝開外衣,露出一排排金黃色的“牙齒”,繼續烘烤,燒得外焦里嫩,是另一種焦香,吃得滿手滿嘴都是鍋底灰才算過癮。 其他的吃法還有很多。把經過太陽暴曬的玉米磨成玉米糝,煮粥,那曾經是上一輩餐桌上的主食;磨成更細的玉米面,這可是稀罕物,黃燦燦的玉米面窩頭現在想吃都吃不到哩;還可以做成一種時尚的零食——“啞巴豆”,在鍋底鋪一層白土,燒熱后玉米粒鋪在白土上,以防烤焦,“啞巴豆”硬得硌牙,孩子們”嘎嘣嘎嘣”吃得香,老年人只有望豆興嘆了。 玉米還有一種“高大上”的吃法——經過一些復雜的工序,加工成玉米涼粉,和紅薯粉、土豆粉比起來,其不僅顏色漂亮,口感也完全不同,做成涼粉湯餃子,我簡直喜歡至極。 前段時間朋友發來一段養生資料,說美國人特別推崇吃玉米,在美國老玉米2.5美元一個。我不禁咋舌,為啥這么貴?原來玉米富含維生素A、E,有抗衰老和防癌的功效,纖維素可防便秘,玉米胚芽油中的亞油酸可預防動脈硬化。另外玉米中還有胡蘿卜素,有美容養顏的功效。 帶著生命本真的玉米永遠是我的最愛。 賣玉米的小女孩 文/胡楊楓淵 剛進入初夏那陣子,古城榆林的早、晚還是很冷的。 那段時間里,我發現從小區大門口到街口的通道兩側,挨個兒停滿了賣玉米的小三輪。盡管我要早早地步行到單位去,但是那些翡翠綠的玉米棒子早在我出來之前就已經堆在攤位上了。真是應了那句老話——莫道君行早,更有早來人。 我們這個小區是榆林市高新區第一批修建的經濟適用房,每一棟樓只有六層高,共有32棟,全是磚混結構、水泥預制板封頂的那種。與近年來頓不頓就拔地而起、三十多層高、清一色混凝土澆筑而成的眾多新樓盤相比,無論是哪一方面,都有點兒相形見絀、雞藏鶴群的味道。 雖說是“雞藏鶴群”了,好在它的性質最后變成商住小區了,直到今天仍然是高新區入住率最高、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小區之一,而且在小區內還設有幼兒園和高新第一小學。這樣,小區大門外涌來許多賣玉米的小商小販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些玉米棒子,果衣都是翠綠色的,棒尖上還外露出一小撮粉紅色的纓須,看一眼就能使人垂涎欲滴。況且還是本市第一批上市的新鮮玉米呀! 那些賣玉米的商販大都是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兄弟姊妹,年齡大小不等,既有三十歲左右的青年男子,也有五十歲上下的中年婦女。 “玉米、玉米,新鮮的本地玉米,又嫩又甜又軟,買嘍、買嘍,一個兩塊錢嘍!” 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一大早就開始吆喝上了。 從小區里走出來的人們大都急趕著要去上班,盡管一個個腳步匆匆,仍然不忘回頭瞟上一眼——那些通道兩側的一個個三輪車廂里堆得像小山丘一樣高的翠綠色的新鮮玉米棒子。 充滿了濃重的陜北方言的吆喝聲,吸引過來一小部分賦閑在家的老年人。他們都是在接到還在上班路上的兒子、兒媳,或者是女兒女婿們的電話后才陸陸續續感到到小區的大門口來,手里或提著一個帆布小袋,或拉著一輛小購物車,都圍在那些小三輪車的跟前打量著、翻弄著,和那些賣家有一搭沒一搭地拉話,一半是在搞價錢、而另一半則是在詢問玉米的來路(產地)。 大部分賣家一直要等到小區的居民們都下班回到了家里,才不得不收拾干凈剝落到水泥地面上的玉米殼,再啟動馬達,滿心歡喜地開上小三輪回家吃飯去了。 那段時間里,我和妻都沒空到三輪車跟前去買一只小商小販們的玉米棒子。一來我分析,所謂的“本地玉米”還沒有這么早就能成熟上市,可以肯定都是從外地販進來的。根據節氣,母親種進老家園子地里的那兩塊夏玉米還沒有吐出來纓須呢!我更害怕那些翠綠色的外衣下裹著轉基因的玉米粒,人吃了會發胖發虛,網上吵得特別厲害——對人體的危害特別大。二來,我們單位乃至全市上下都在忙著抓脫貧攻堅,使命任務光榮而緊迫。 暑假一到,我家姑娘跟著我回了一趟老家。母親看見她的小孫女回來了,喜滋滋地帶著小丫頭下到川地里,掰回來半尼龍袋子老玉米,口中念叨著:“怎就不把我的小孫女早點給帶回來呢?閃的玉米都老了,沒有前陣子香甜了。” 說歸說,母親還是滿心歡喜地燒了一爐炭火,一邊往大鐵鍋里舀水,一邊往水里放玉米和倭瓜,而后又放進去井字形鍋襯,再分別蒸上了土豆和小米粥。我家姑娘則緊跟在她奶奶的身后,一驚一乍地在鍋臺邊盡搗亂。 在老家小住了三天,回來后妻催促女兒趕緊往回補功課——暑假作業還沒寫完哩。 一次午飯間,妻無意中說起,小區大門口有一個賣玉米的小姑娘,年齡和女兒差不多大小。一個人站在大樹底下,跟前堆了一大堆玉米棒子。女兒說她還想吃煮玉米,說是奶奶煮的玉米太好吃了。我接過女兒的話說,晚飯過后我們一起到那個小姑娘的玉米攤前轉一轉,買幾個真正的本地玉米回來,煮著吃。妻也說蠻好的,就到那個小姑娘的攤子上去買。 晚飯過后,女兒急切地拉著我來到小區的大門外,特意走到那棵大國槐樹下。沒有發現妻所說的那個賣玉米的小姑娘,甚至連一片剝剩下的玉米皮子都沒有。道路兩邊經常來擺攤設點的小三輪車也都不見了蹤影。 我家姑娘拽著我的胳膊說,也許是她早早地賣完玉米回家里去了吧? 我們父女倆索性朝著大街上走了過去,準備繞上一個大灣子,散散步再回家。 第二天早晨,我上班走出大門口時發現了一位身穿白色短袖襯衫、黑色半腿短褲,腳穿一雙白色運動鞋的小姑娘。她的白色短襪剛好超過了她的腳踝。這身打扮顯然就是哪個學校的制式校服。站在臺階上的那顆高大的國槐樹下,她的跟前整齊地擺放著一堆翠綠色的玉米棒子。她什么話也不說,更不會像身旁那些小商小販們油腔滑調地大聲吆喝,只是一個勁兒地朝著小區的大門口觀望。她的個頭應該還沒有我家姑娘高,一米六上下的模樣兒,身體不胖也不瘦。 由于我急趕著要去上班,經過她的玉米堆前也只是短暫地停留了一下,等到小女孩回過神來想問我“買不買玉米”時,我已經跑向了一輛亮著綠色燈箱的出租車。 上了出租車,我有空思想了:那個小姑娘一定家在農村,而她本人卻又在市里上學,利用放暑假的機會出來幫大人賣玉米吧?她的父母肯定有好多事情要做——或者是在哪一個建筑工地上拉水泥、搬磚塊?或者是為哪一家集裝站往煤臺上運輸煤炭…… 有許多種可能,但總的來說她的父母不可能像我和妻一樣朝九晚五地在政府機關里上、下班。否則在這個年代,誰家大人還會把一個正在上學的少年打發到社會上去拋頭露面?!學校那一大堆假期作業,還有各種復習與補課,連時間都不夠用呀! 中午下班回家,一進門妻正往餐桌上端一盤煮玉米,就笑著問她:“是你下班后順路從那個小姑娘的玉米攤上買回來的吧?”還沒等妻回答,女兒就一把抓起一個滾燙的玉米棒子,燒得她立即放手——掉在了餐桌上。 “等一等嘛,晾冷點兒再吃也不遲,真還吃上癮了?”妻既擔心又害怕地嗔怪女兒,“手沒燙著吧?” 還是在早晨去上班,我發現小區大門口的那棵大國槐樹下不見了——那個穿著白色短袖襯衫、黑色短腿半褲、白色運動鞋的小姑娘。 也是在中午下班后,我對妻說,那個賣玉米的小姑娘不見了。妻也說,她開車路過大門口時也沒有看到。女兒則坐在餐桌前,滿臉的疑惑:“好像那個小女孩才是你們的女兒吧,怎么就這么上心呢?”我摸了摸女兒黝黑的長發:“胡思亂想些什么呢?你可是我和***媽唯一的寶貝女兒呀!只是,只是……” 女兒更加疑惑不解,問我:“爸爸,只是什么呀?” 妻拉出椅子坐下來,面對著女兒說:“只是那個賣玉米的小女孩比你還要小一歲。我打聽過了,她的父母都在一家建筑工地上搬磚、拉水泥,打工著哩。” 果然被我給猜中了。 “那她的玉米是從哪兒來的?難不成也是從外地販過來的?”女兒繼續追問。 妻回答女兒:“是她的父母從工地上下班后,騎著摩托車回到鄉下,在農田里掰好玉米再連夜運到市里來,第二天一大早又用摩托車把她和第一袋玉米從出租屋運送到咱們的小區大門口,然后再回去把其它的玉米袋送過來。” “然后,小姑娘一個人站在大樹底下賣玉米?她的父母再趕到工地上去搬磚塊、拉水泥?”我也迫不及待地追問起妻來。 妻說,是哩。人家小姑娘幾天時間就賣了一千多個玉米棒子哩,好像賣得六百多塊錢吧?! 女兒由衷地豎起了大拇指,伸到我和***媽的面前,連說“厲害、厲害。” 妻最后又補充道:“人家那個小女孩就是不告訴我她在哪個學校念書,只說她在他們班里是學習委員,每次考試、每門功課都是全班的第一名。” 女兒情不自禁地“哇!”了一聲,隨后道:“向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哦、不——我錯了!是——向那個賣玉米的小女孩學習!” (2019.8.1寫于陜北榆林) 作者簡介:胡楊楓淵,本名武俊祥,男,漢族,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西北大學作家班高級研修班結業,在國內多家報刊雜志發表過詩歌、散文和短篇小說,有多篇散文入選國內文集,著有19萬字的散文集《回望陜北》(團結出版社)。 又到玉米飄香時 文/于子鋒 兒時在東北農村,每到夏末秋初,玉米開始成熟,母親便會帶著我們去地里掰玉米。踏進綠油油的玉米地里,可以看見每棵玉米桿上都有一個或是兩個鼓鼓的玉米棒子,身穿淡綠色的外衣,頭上頂著一束或粉紅,或鵝黃的玉米須,嬌嬌嫩嫩的樣子很是招人喜歡。我們挑那個頭大的玉米,把它的外衣撕開一道縫隙,太老的不能要,如果太嫩剝不下玉米粒來,也不能要,用指甲掐一下,能流出白色的果漿剛剛好。挑選正合適的玉米掰下來,放進小背簍里,興沖沖地跑回家。 去掉那層綠殼,把玉米須摘干凈,開始剝粒。這是一道需要技巧的工序,玉米粒剛灌滿漿,如果用蠻力的話,會把玉米粒全部擠碎,白色的果漿會粘你一手。小心翼翼地把玉米粒都剝下來,然后開始推磨出漿。現在人們家家有打漿機,倒進玉米去直接就打出漿來,省事得很。不過,在那個年代里是沒有打漿機的,家里只有那種小型的石磨。 石磨在我家的廚房里,兩塊圓形磨盤,上下相對著放在一起,下面的一塊磨盤跟普通的石磨不一樣,塔的邊沿有石槽;上面的那塊石磨側面有一個木柄,頂部中心有一個酒杯口粗細的圓洞。把玉米粒倒在石磨上,放進少量水,然后握住木柄一圈一圈的轉動。每次,母親推磨時,我都跑過來幫忙,母親那溫馨而又從容的動作簡直就是一幅動情的鄉村風景畫,再配上咯吱咯吱的研磨聲,是我記憶深處最美麗的風景。 很快,玉米被磨碎了,乳白色的玉米漿便從兩塊轉動的磨盤中緩緩流出來,流進石槽里,這時,我會靜靜的等在旁邊。母親開始抱柴點火了,然后倒油加熱。母親把磨好的漿液團成一個個的餅子,放進平坦的餅鍋里。只聽“哧哧”的油聲作響,幾分鐘后,母親把餅子翻一個面,任細火慢煎。有時,母親在鍋上忙著煎玉米餅,我便選幾個玉米在灶膛里烤玉米, 在我們渴盼的目光中,玉米餅終于出鍋了。熟透的玉米餅已經變得金黃,油光锃亮,散發著陣陣清香。咬上一口,滿嘴都是溫甜糯膩的香氣,讓人忍不住想要咬第二口,第三口……一頓大快朵頤下來,即使肚子已經撐得滾瓜溜圓,可依然瞅著那冒香氣的玉米餅流口水。 只可惜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各種經過加工的高級食物充斥著我們的餐桌,我們也經常忘記了生命中曾經吃過的那些簡單卻無比美味的原生態食物。等到多年以后再想起來,才發現隨著時光流逝,當年給我們制作美食的母親已經韶華不再,手腳也不再利索,又怎么忍心讓老人家再做那么費事費力的食物。我決定自己動手,制作一頓美味的嫩玉米餅給母親嘗一嘗。 八月又聞玉米香 文/王文靜 一進八月,暑氣漸少,轉眼之間就到了立秋。“立秋到,玉米香”,一進菜市場,一下子就被賣新鮮玉米的攤位吸引,腳步直奔只有鄉下才有的農用車旁。 滿滿的一車胖玉米:青嫩、可愛,清香撲鼻而來,誘人靠近。用手捧起、層層剝開,一排排飽滿、金黃的玉米粒,看著都那么親切。恍惚間,我又回到了故鄉小村,回到了金秋八月,處處充滿玉米馨香的鄉村時光。 小村外,出村,再穿過鄉村公路,曲折的羊腸小路,兩側成片的青紗帳。挺拔蔥綠的玉米棵,中間竄長出一到兩個又大又長的玉米棒子。在這些玉米大棒子將熟未熟時候,是最吸引村里孩子們目光的地方,煮玉米和烤玉米會讓小孩子饞得直流口水。 記得小時候,到了這個季節,村里的小伙伴都喜歡背著個柳編筐,成群結隊地下地,編足了理由,說什么去給家里的豬呀、羊呀、拉車的小毛驢呀去割草,其實割草不過是個由頭,掰玉米回家燒著吃、煮著吃那才是真的。母親管教得我們姐妹很嚴厲,每次出門都大聲吆喝:“筐里的草一根不能少,棒子只許掰咱自己家地里的!要是掰了人家地里,讓我這當媽的知道了,打折你們的腿!” 我們姐妹筐里的嫩玉米從來沒有藏過掖過,清清白白地露在草筐外面,回家告訴母親,臨近渠口比較隱藏的地方有多少空棒秸,我和姐姐就掰了多少個大棒子。母親把我們掰來的嫩玉米足足地煮了一鍋,熟玉米的香氣順著鍋沿的縫隙飄逸而出,饞得一旁等著吃玉米的我直流口水。玉米煮好撈出了鍋,顧不得燙手燙嘴,拿起一棒就張口啃,那青嫩、香甜的玉米真好吃,黃色汁液順嘴流。 每次捧起母親煮熟的嫩玉米,都會聽到她厲害的大嗓門:“只有吃自家地里煮熟的棒子,那才最踏實,最香甜,我這輩子都要你們堂堂正正做人!“我的二姐姐,還自創用竹簽扎在玉米芯里,雙手舉著在灶膛便火苗上烤,玉米粒烤到金黃金黃的。那真是美味,外焦里嫩,比煮熟的好吃多了,吃了第一口,還想吃第二口。 日子過得真快呀,我們姐妹的孩子都到了當年我們吃煮玉米的年紀。依然住在鄉下的父母,總是記得在八月的立秋前后的那幾天,進城把自家地里將熟未熟的胖玉米裝滿袋子送來,臨走時忘不了提醒也給左右鄰居、同事朋友送上幾個。 從鄉下到城里,一路走來,有苦有甜,有悲有歡。即便真正地走出了家鄉的那片莊稼地,內心深處依然深深藏著故鄉的味道。八月玉米香,記憶中從未走遠。每年的這個季節,它都會從鼻尖遷至很遠,從繁雜城市到故鄉原野,從眼前到兒時少年,當然還有母親那大嗓門的諄諄教誨。 >>>更多美文:好文章
暗戀是一首憂傷的歌 文/七弦 默默地守候過一份沒有結果的感情,遠遠地關注過一個印象中完美的人,為什么覺得她完美?是因為沒有再靠近他,因為距離產生美。我甘愿陷入美麗的幻想,陷入莫名的憂傷,痛并快樂著。 突然在某一天,我又想起了印象中那個花季少女,多年沒有她的消息她還好嗎?直到有一天,偶然在朋友網上看到她的資料,看見她的照片。陡然發現光陰能改變一個人,他不再是以前那個少女了,變得更成熟、也更沉默,歲月流逝、斗轉星移,他已經不是當初的陳雨。我在頻幕面前淚水滂沱,難以控制自己壓抑多年的情緒。 既然選擇了暗戀,就必須承受那種孤獨。原來自己多年來想的念的人,并不知道我心里有多關注、多喜歡她。但是我也沒有怨恨,獨自唱著憂傷的歌曲。心中的那份真情,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唯獨他看不見。 我甘愿做她的影子,離她很遠,也不愿意打擾她平靜的生活。我因為她的快樂而快樂,因為她的痛苦而痛苦,也因為喜歡她,心情變得更加落寞。暗戀是一首憂傷的歌,唱出了我心中的惆悵。 愛一個人,不一定要一個結果。哪怕是水中的倒影,你也會為它著迷。暗戀是一首憂傷的歌,唱出多少人的哀傷和憂愁。但是我寧愿沉浸在這美麗的憂愁中,演著自己的獨角戲,也不愿意說出我有多愛你,我怕承諾太輕,我怕相守太短,所以要默默地把你收藏在心底,只是,只是我忘記了應該怎樣把你放下。 感謝有她的出現,有了她才有我眼前動人的風景。站在斜陽外,偷偷地打量她的面孔;站在遠遠的地方,看她那活潑動人的笑臉。哪怕心再痛,也努力保持微笑;哪怕自己再卑微,也要假裝高傲和堅強。 暗戀是一首憂傷的歌,是一首綿長的離歌,是心中絕望而又沒有結果的愛戀。但是我不抱怨,也不恨,這是我心靈深處唯一的一方凈土。 我不是悲傷的人卻喜歡憂傷的文字 文/苗大大在此 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生活中有些時候,并不需要熱鬧繁華、激情四射。 其時,我很累了,也許是我的習慣,習慣了一個人面對所有,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怎么樣。有時候我可以很開心的和每個人說話,可以很放肆的,可是卻沒有人知道,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了什么,說不上偽裝,更談不上堅強。我可以讓自己很快樂很快樂,可是卻找不到快樂的源頭,只是傻笑。 沒有人有耐心聽你講完自己的故事,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話要說;沒有人喜歡聽你抱怨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痛;世人多半寂寞,這世界愿意傾聽,習慣沉默的人,難得幾個。我再也不想對別人提起自己的過往,那些掙扎在夢魘中的寂寞,荒蕪,還是交給時間,慢慢淡漠。 倘若,這世間沒有那么多的風風雨雨,凡世紅塵也沒有那么多的相聚別離,生命是否就能如一株寂靜的佇立于流年渡口的梅樹,半承雨露,半入塵埃,冬日隨雪而舞,春歸落紅無懼,安然靜默,寂然歡喜。 我想,我不會望眼欲穿的在幽深的巷口張望,因為我知道我們一定會在前方的某個轉角相遇,去看一場美麗的杏花雨。縱始離別,我亦會把疼痛輕輕的隱去,不會在往來的人群中找尋你的蹤跡。因為散落的故事,無論如何拼湊,也無法復原最初的靈犀。或許,我會將散落的光陰輕輕的拾起,在一盞茶的清香里,用一葉素紙,寫下過往的痕跡。讓那些年華中錯落的美麗,沾滿了茉莉的芬芳,在風中緩緩飄逸。 蒼老的歲月里,總有些記憶我們不能忘記卻不再提起,那些平平仄仄的韻角里的故事,那些結滿了蒼綠的別離,就讓它在流年的河畔,兀自沉寂。 而我還可以,可以坐在流年的光影里,聽清風柔柔的拂過窗紗,聽陽光輕輕的在耳畔私語,將塵世的紛雜過濾,將心靈的塵埃洗滌。就當那些一路行走的過往不過是在落英繽紛的花園里做了一個美麗的夢,夢中有滿樹的怒放,也有殘紅如雨。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拼命的求得一個完美的結局,讓人世再無蒼涼,世事再無悲喜,繁華再無凋零,光陰再無老去。然而,世事又怎么能盡如人意,紅塵蒼茫,風雨無常,多少前塵往轉眼隨風萬里。或許,只有懷一顆素簡的心,一路行走,一路遺忘,讓心靈不背負太多的沉重,前行的步履才能更加從容,才能收獲更多風景的美麗。 我們匆匆的踏入紅塵,又將兩手空空的奔赴生命的歸處,一切繁雜、喧囂最后都會遁入簡寧、安靜。所有的轟轟烈烈最后也將隱入無聲靜寂,所以,不必過于計較太多的功利、得失。安于當下庸常的靜好,握一縷陽光的暖意,在光陰中默然行走,感受那平凡瑣碎的日子包蘊的淡淡的清喜。你會發現,生命是如此的安然靜好,淡雅如詩。它向我們呈現的都是色彩斑斕的光陰,只要你用心去體味,去撿拾,去珍藏,去銘記。無論前方的路是否一馬平川,心中總會有一縷暖陽明媚了自己,溫潤了歲月。 彼岸花開,憂傷了誰的等待 文/艾紫玉 風景倚在季節的拐角,靜靜的看著落葉翩舞,任憂傷的風,掠過心海,穿過指尖,遺落在淡淡的流年。俯身,輕輕拾起一些過往,那些觸手可及的溫暖,曾驚艷了時光;那些激蕩心底的情愫,曾溫柔了歲月,卻終抵不過時間的漸行漸遠,驀然回首,經年只是一指流沙,你我只是偶爾相遇,你,始終是我抵達不了的一簾幽夢,你,始終是我無法觸及的彼岸花! ——題記 紅塵一夢,游絲橫路。難尋幾許純真,歲月迷離,姻緣幾許空錯。陶醉在淚水泛黃的文字里,紅塵滾滾多少羈客半途夭落?散去了一季的芳菲;有過多少故事沒有結尾?化為唐宋詞詞里的幽怨;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沉醉在往昔的風花雪月,盡情的在青春里輕揚飛舞,殘言斷語書寫一段段眷戀離殤,歡聲笑語在河畔堤上煙柳,不知今夕是何年? 殘樓當照,彼岸花開,幾許繽紛了流年的情感,月冷清輝,冰霜了歲月的潸然,花前月下幽歡佳會,兩情繾綣風雨同濟,都被時間收藏在記憶的玻璃瓶,脈脈同誰語,更回首,等待你溫柔的眼眸劃解…… 半生浮華,一生癡迷為紅顏,柔風清揚飄進的淡雅相思情翩,是誰在彼岸等待花開淚眼闌干,守候這永恒不變的思戀穿越了光年,氤氳了千年前的期盼。 風欺陌上人,紅塵里吹盡殘花無數,苒苒時光埋葬了如煙情殤,談笑間,瑟瑟記憶卻清晰了往事,收集飄散的零亂片段,重溫遠古海棠花前美麗誓言… 夢后樓臺高鎖,春江綠水,唯見燕鶯清唱,山映斜陽天相接,軒窗獨屹,明月冷寒凝不斷,天淡銀河星際寮,望穿秋水天涯路,那一襲粉嫣飄逸,那一袂紫芬羅衫,芊指嫣然一笑百花遲,盈盈仙子相諧相偎的曲調,紅塵相伴,愿比翼纏綿,隴首云飛,癡了幾度錦瑟年華;默默凝眸深情處,那一痕傾城容顏,飛絮了人間的風情萬種,相見長相守。曠世絕戀,誰許誰天荒地老,只得喃喃自語,漣漪了古老的朝朝暮暮。 彼岸花開,今生我為你畫地為牢,憂傷了一襟的相思,傾盡了天下的繁華,幾許情癡,紅塵擱淺,化思念為繞指柔,婉約了閑詞愁賦,不思量,自難忘;淚入愁腸,執筆花落,硯一泓雅墨,詩書半卷清詞曲賦,清呤你漸行漸遠的倩影,押韻了幽傷。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海角天涯,煙雨江南,青色古道兩情猜傘下影相依,只嘆已是舊時景,笑語盈盈暗香去,搖曳獨醉,此去經年,縱有千萬種風情,錦瑟年華誰與度?剎那芳華煙花易冷。 一枕殘燈,諳盡孤眠滋味。旖旎時光終敵不過霜染鬢華發。刀劍暗啞,肅穆蕭殺、歲月摧殘,明媚纏綿幾時了,落花有情流水無意,可憐人意,一縷相思無斷絕,化為情殤空徘徊,天地蒙山悠悠間,細想從來,又多一段幽美凄楚的不老傳說。 紫陌百首,極目遠眺,彼岸花開,千里煙波寒聲翠,枝上柳綿吹又少,漫遍紛爭依依芳草。爭的憂傷幾許。難悟的菩提,紅塵俗世的惆悵,一身孤寂,兩袖落寞,孑然只影,黯然傷神,碎步徘徊,把酒邀風做伴,泣淚蒼然而下,仰殘月長嘆,天不老,情未了,眷眷相思鐫刻焉多少?流年舊恨,獨自凄涼人不問。 昨日之時,誰為誰癡迷,誰為誰流連?誰又為誰寫詩?誰又為誰歌舞? 今日之時,誰為誰神傷?誰為誰心碎?誰又為誰守候?誰又為誰消魂? 孤城楊柳弄春柔,誰解離愁?彼岸花開,三生石畔尋尋覓覓,猶記多情,人不見,也不過是紅塵一夢,風瀟兮兮幾時休,山一程,水一方。人生迢迢漫路,前世今生舊緣,憂傷的等待,花開花落終成空,緣來緣去緣如水。 風吹不走的憂傷 文/紫諾 也許正應了那句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的老話吧,每一場相聚終會有終結。如若不離又怎會有世間幾多悲涼,幾多吟唱。花花世界,謙謙君子,喏喏儒女,大千的美妙也許就在這里吧。無需可惜,沒有什么是必須的,人生總是在不停的選擇、嘗試、再抉擇、再嘗試中不歇反復,直到最后所謂穩定,或已是生命達到高潮吧,再多感慨僅僅是無病呻吟的彈唱罷了。 一代又一代的延續,站在人類、物種的高度是不可或缺的,而作為浩瀚宇宙中的一塵到底有多大意義,有多少人是迷茫的、不知所措的。人生一世,到末了,大多卻捫心自問:“這輩子到底為了什么?”追求過了,榮華富貴都有了,生命卻空虛了。不知道這一切到底為了什么,最后得到了什么,看著眼前的一切自己真的是人生的贏家嗎?最終連自己都覺得這一切太虛了,虛無縹緲。 一個黑社會老大,信誓旦旦對我說他要整個湖南省。我說那又能怎么樣,即使你干掉自己的老大,坐上了位置。難道未來不會有小弟為了那個位置干掉你?到底有何意義?他笑了。是啊,人生怎可能那么簡單,自己想怎么樣就怎么樣 ,總有那么些因素逼你不得不去那樣做。誰人不想生活如意、享受人生。但是怎么可能這般幸運。做小弟會被老大踩在腳下欺負;不愿做了想要退出,老大還會擔心你會出賣他抖出以前的事情,不讓你好過;只有做老大,你把別人踩在腳下、你掌握著別人的命運。即使未來有人后來者居上那也是后話,不是嗎?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如若為了規避風險而不投資那樣是否永遠沒有完勝的機會。 認識一個白領,他有著很廣的人脈,而且也很聰明,但是做什么事情總是畏首畏腦,擔心一些未來才會發生的小問題,因此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錯失擺在眼前的機會。使得老板不得不對他憑憑搖頭。他的人生早被預言:不會有大成就,不會有大錯誤,平平淡淡罷了。這樣的人生也許就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所追求的安逸吧。 曾經年少時,我們都懷過一個偉大的夢想——做一個偉大的人,后來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夢想卻枯萎了,而我們最終淪落了,平凡的不能再平凡,這就是人生。就像戀愛,初戀,懵懵懂懂,時不時會臉紅心跳,傻傻的卻是最真的感情。后來的熱戀大概就是夢想期望值最高的時候吧,而婚姻的開始使得夢想蒙上了陰霾,再也抹不去的痕跡。有人說轟轟烈烈,氣宇軒昂的是愛情,簡簡單單、平平凡凡的是生活。也許并沒有錯,這就是人生。 在開始的地方結束,在結束的地方開始。夢想也許曾經因為迷霧而陷入陰霾,但再次的起航并不會影響執著的追求,即使延誤了時間就當作中途的休息,短暫的小憩整理情緒,繼續上路吧。前途風光無限好,不去嘗試又怎會知道未來是未知的,有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觀。 記憶深處淡淡憂傷 文/陳運霞 因為學過心理學,所以對同事們眼里口里的“問題孩子”話題特別敏感。 行為異常的孩子,他的內心正在受著外人難以理解的傷痛和煎熬。有的是生理問題,有的是心理問題。 教師集體的辦公室本不應該成為訓話場,但偶爾總有一些倒霉孩子低著頭在辦公室被厲聲教訓著。今天同事訓的是個“問題”角色。因為自己是個女孩,盼子心切的父母將幼小的她送往遠方的親戚家寄養。終于得償所愿生了個弟弟后,她又被領回了家。本該好好的孩子表現得孤獨、叛逆和執拗。青春的面龐不見悲喜,但內心一定是風起云涌。誰能為她的痛苦買單?誰又能用愛化解她多年用淚水累積的厚厚冰山?——父母說焦頭爛額無法可想,老師說多年難遇奇葩異常,女孩說這就是我看你們怎么辦? 自己帶班主任時,曾經有個孩子讓我操心不少。因為她的家庭環境比較復雜,所以一開始就有點任性和與眾不同。有時上課好好的,她突然對我說,'老師,我耳朵里在唱黃梅戲和校歌',我用嚴厲的眼神封住了她欲言又止的嘴唇,而不知道那時她已有輕微的幻聽癥狀。有時她會突然地當著其他老師和校領導的面跟我吵架,被我說服后又抱著我哭得稀里嘩啦。大冬天里她和著衣服鞋子橫穿學校的池塘,幸虧冬天水淺,等我瘋了般趕到時,齊腰濕透的她對我傻乎乎地笑,說只是想看看塘里的水是深是淺,面對她的淡定從容,魂飛魄散狼狽不堪的我反倒更像有毛病的人。期中期末考試前,她會徹夜不眠復習各科要點,無意中把自己的眉毛拔得一根不剩。晚自習,她有時會淚水漣漣,有時會獨自歡笑。有時周末的日子里,她家人也會打電話給我,說孩子不見了,晚上沒回家,讓我幫著找找。其實孩子那時已經有很明顯的抑郁癥狀。然而當時的我只當她有點怪癖,總對她是又愛又恨。我愛她,因為她是我的學生,她是個善良的孩子,成績優異,耿直豪爽;然而我也“恨”她,她總是隔三差五的弄得學校和班級話題不斷,雞犬不寧。 我用我的愛包容著,引導著,終于把她送進了省示范高中。我以為對于她我算是功德圓滿,然而誰知在高中時壓力太大,高二不到就輟學了,并患了較為嚴重的抑郁癥。我心一片凄涼。 這是一件傷心的往事。時常回憶,時常觸動,時常反省。 沒當班主任好幾年,但一直沒停止對“問題孩子”的關注。沒一個孩子都是上帝派往人間的天使,只是這些天使稚嫩的心靈中壓著一座厚厚的冰山,身為人師的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師愛去溫暖她們,去融化她們心中因為苦痛而堆積的厚厚的冰山,甚至哪怕只是冰山的一角也好,只要有陽光可以照射,心門一定會慢慢打開。 回憶深處淡淡憂傷,一觸碰,盡是寒涼。 花落,嘆息但不憂傷 文/沉淀的紅楓葉 一場春雨過后,走近植物園。只見玉蘭花樹下,一片片鮮活的花瓣,凌亂的散落了一地。它們相互擠壓又相互重疊,如同中彈的蝴蝶,紛紛墜地。 昨夜到底發生了什么,就在我們恬靜的睡夢中?看似平平淡淡的夜,卻上演著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景,就連雨絲,都發出無數個驚嘆號。 是瘦弱的枝條,承受不住碩大花朵的重量?還是花開的過于招搖,引起上天的嫉妒?是花瓣過于厚重,不能接受風的洗禮?還是春雨過于纏綿,情不自禁的陷入情網,不能自拔?猜測中展開了豐富的想象。 花朵在最完美的時候謝幕,讓人不免心生惋惜之情,好在自然界的萬物自有定律,也不是人為可以掌控的事情。偏偏有些花朵不在意開多久,只要綻放出生命的精彩。然后在最光鮮靚麗的時刻,華麗轉身,在嘆息中優雅的離去,成為記憶的永恒。它們活出了生命的質量和瀟灑,也一樣值得我們敬重! 彎腰撿拾起一片花瓣,捧在手心,涼涼爽爽的。其脈絡依然清晰,表面如絲綢一般光滑細膩,暗香猶在。 我小心翼翼的收藏起來,做一枚精致的書簽吧,來丈量一本書的厚度。如果把一本書比作一座山峰的話,那么每每行至精彩之處,便可停頓下來。看天,賞花,聽鳥鳴。看山風如何牧放一群群羊;一只鳥如何銜來一枚種子,落在半山腰,在最貧瘠的土壤扎根生長;一只只小彩蝶,在野花間如何來回穿梭忙碌。一路走來,就一定會收獲一路的好心情。 就在此時,又有一枚花瓣應聲落地。抬頭看時,一只蜜蜂正嚶嚶唱著經文,落在殘缺不全的花蕊上,給予擁抱和問候。這使我深深相信:昨夜也一定有什么神明來過,給這些折翼的天使,以心靈的慰藉! 四月適合憂傷 文/燕兒 四月一個與清明有關的季節。自從有記憶開始,多少的親人?多少的鄰里?走出我的世界,從我的生活中消失。淡凡我腦海里留有絲毫印象的人我都會一一想起,然而四月我最令我憂傷的人是我的舅舅------勁松。 舅舅,你的離去成了我人生中一道無法跨越的溝壑,我努力的說服自己把有關您的那一段塵封起來,可我怎么也無法翻過那一頁。二十年了,整整二十年你從來沒有真正離開我,夜晚你在我的夢里像往常一樣疼愛我和兩個弟弟,白天我含著淚水想起過去那些快樂的時光。 舅舅家屋后有一口水井,繞著井水流淌的小溪溝長滿了鳶尾草,四月鳶尾花盛開的季節,舅媽做飯,舅舅偷閑一會兒帶著我和弟弟用鳶尾花放鴨子,先摘下一朵鳶尾花,然后抽下花心,把花心反插在花朵的另一端,接著把花放進溪水里,拿著一根木棍趕鴨子,看著那一排排的花朵在水里搖搖晃晃,舅舅和我們幾個孩子發出嘎嘎的笑聲。 舅媽也是個能干的女人,在那個年代,很多家庭是過得青黃不接,可舅舅家不一樣,一年四季都有肉吃,舅媽做的醬豆炒臘肉、海椒渣炒臘肉至今都是我記憶中最美的佳肴。只要聽到舅媽一聲吆喝我們一窩蜂似的直奔火房,一根十五厘米寬的長木凳子上全是舅媽的手藝。我和兩個弟弟常常爭著吃,搶著吃,吃得嘻嘻哈哈,舅舅和舅媽也在旁邊開懷大笑。 每當閑下來的時候,舅舅在院子里做他的蜂桶,總是埋著頭敲得叮叮咚咚的,我和弟弟們總是圍著舅舅轉,我們特別喜歡被舅舅抱著舉高,舅舅最能看穿孩子的心思,他站起來拍拍身上的竹卷,笑呵呵的朝我們走來。舅舅雙手叉著我們的腋下然后用力把我們舉得老高,舅媽聽到我們笑得嘎嘎不停,從屋子里走出來看看又笑著轉身進屋,有時候舅舅輪流著舉我和弟弟,累得滿頭大汗我們還不善罷甘休,只有舅媽喊舅舅那才能解圍。 天黑了,兩個弟弟很早入睡。那個年代有電視機的人戶極少,記得一部名叫《甘十九妹》的電視劇很火。為了看電視我常常不經過父母同意放學就直奔舅舅家,舅媽就催著舅舅:“去吧!帶燕兒去看電視,路上慢點。”那時候我很小很小,舅舅輕輕往后一甩我就騎在了舅舅的肩上,舅舅抓住我的腳,我雙手抱著舅舅的頭,記憶中那段時光好美好,親情是多么的驕傲,我覺得自己是個非常幸福的孩子。 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轉眼我小學就要畢業了,許多的事情都始料未及,噩耗來得太突然,出事前兩天舅舅還和我談到要學車,在家里發展農副業,然后在城里租個攤位銷售,舅舅說要給兩個弟弟一個美好的未來,要讓舅媽過上幸福的生活。 那個冬天的夜晚,舅舅永遠的離開我們,從此剝奪了我的快樂。也改變了我兩個弟弟的人生,同樣受苦的人也少不了舅媽。 從那以后,我極少進舅舅家門,起初的時候看見舅舅家的房子我就淚流滿面,我會想起許多美好的過去,我無法接受舅舅的死亡,我無法理解舅媽的行為。記得舅舅離開后我第一次去舅舅家,那是小表弟的哭聲牽動我的心,我在舅舅家屋后哭了半小時,咬著牙從后門進去前門出來,走出門我的心如刀絞,淚如泉涌。 二十年了,我怕看見舅媽,我對她有愛有恨。也偶遇上幾次,看著她白發蒼蒼,滿臉愁容我心疼她,好想伸手抱抱她,就像她小時候抱我一樣溫暖,想起舅舅的死,想起我苦難的兩個弟弟,我內心又生出另一種疼痛。我無法伸手也無法強忍眼淚,我只得捂著臉轉身離去。 去年六月之后,我常常做一個夢:夢見我和舅媽抱頭痛哭,舅媽向我道歉說:“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而我一邊給舅媽擦眼淚一邊哭訴著:“舅媽,其實我是愛你的,我內心早已經原諒了你,可我就差那一句,你不是故意的。” 春節,我和自己的內心決戰許久,最終和母親同去舅舅家,我努力的控制內心的悲痛。我想我的舅媽內心也不好過,必定我是舅舅的親人,我努力的強顏歡笑,想減輕舅媽的負罪感,也想讓自己越過那道坎,翻開痛苦的那一頁。 我遠嫁他鄉,四月,我無法在舅舅的墳上插一束白紙。我只希望睡夢中舅媽說的話是真的,舅舅就是被舅媽誤殺,與另一個人無關,如此,我選擇同外公和母親一樣原諒舅媽,真正的翻過這一頁。更希望有一天舅媽能告訴我事情的真相,必定我也算是她和舅舅的半個女兒。 >>>更多美文:好文章
姨媽帶著表姐從香港回來,她們來我們家玩,我們一家人熱情地接待了她們!表姐從書包里拿出了五彩斑斕的水晶球,我的眼睛都看直了,要是這個水晶球是我的該多好啊! 一連幾天表姐都拿著水晶球來我們家玩。有一天當表姐午休的時候,我的腦海里閃出了一個不好的念想:我太喜歡這個水晶球了,要是我能把這個水晶球給偷過來,那該多好啊!我慢慢地伸出了一雙罪惡的手,因為表姐正在睡覺,所以沒有發覺我偷了水晶球。 我得逞了!拿著水晶球跑到了儲藏室,我想還回去,可是水晶球像一雙邪惡的手一樣,把我的心牢牢地抓住了。 當她們快要回去的時候,表姐翻箱倒柜找了半天,還是沒有找到,姨媽生氣了,關上了門,拿著棍子打了表姐,“你知道這個水晶球有多貴嗎?剛買的,你就掉了!”姨媽生氣地說道。表姐委屈的說不出話來!我聽見表姐的哭聲,心里很不是滋味。 之后,表姐每次都打電話來詢問水晶球找到了嗎?我都不敢去接電話,都讓媽媽接。我看見潔白無瑕的水晶球把黑暗的儲藏室都照亮了,把我丑惡的臉頰映在了水晶球上,我真后悔! >>>更多美文:隨感
EF151848RHQWQD15EVE
踏輕脆皮豬加盟VS1111創業加盟網 》品牌能否有效吸引客戶?成功品牌加盟的優缺點分析踏輕脆皮豬加盟VS1111創業加盟網 》品牌支持是否足夠全面?成功品牌加盟的利弊探討
留言列表